映象新闻

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 济源:聚焦全域一体推进产城、城乡融合发展

2019-10-09 15:09  来源:映象网查看原文

映象网快讯(记者 阮海峰 /图)济源因济水发源而得名,居太行王屋之奇、得黄河济水之利,地处大河之北、名山之南,是得天独厚的“双阳福地”。


10月9日上午,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就“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建设新时代又富又美济源”召开新闻发布会,这是“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”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五场。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广大愚公儿女艰苦创业、接续奋斗,济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华丽蜕变,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,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2018年济源生产总值完成641.84亿元,是1949年的5380倍;全口径财政收入106亿元,是1978年的724倍;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,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307元,是2000年的7倍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6元,是1949年的439倍。

坚持工业强区、旅游富民发展理念 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

济源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和白银生产基地,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、能源、化工、装备制造基地。推动高质量发展,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。

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、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表示,我们立足济源现有工业特点,强化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“双轮驱动”,逐步构建起以有色金属为主导产业,钢铁及装备制造、化工、能源新能源、食品饮料为支柱产业,生物医药、环保科技、新型材料制造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“1+4+4”产业体系。

“以智能、绿色、中高端为方向,围绕白银、铜锌、优特钢深加工,做足延链补链文章,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。”张战伟说,着力打造有色循环经济和现代装备制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豫光连续11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,4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。

济源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,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清水源、艾探电子、王屋纳米、白云生物等新兴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,高成长性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9.5%和30.3%。

此外,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也为济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带来了重大机遇。

我们正在全力创建王屋山(济水源)5A级景区,“世纪工程”黄河小浪底,“猕猴王国”五龙口,“高峡出平湖”的黄河三峡,曲径通幽、山泉叮咚的小沟背,承载着岁月光阴的王屋老街、那些年·小镇,成为游客网友争相打卡、点赞的网红旅游目的地。

工业强市、旅游富民,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,济源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坚实、道路越走越宽广。

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 拓宽济源发展空间

城乡一体化是济源的特色和优势,早在2005年就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,2014年又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在全域范围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。

目前城镇化率达到62.4%,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80%以上。我们坚持把整个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布局,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、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分配、自由流动。

近年来,济源抢抓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深入实施的重大机遇,持续推进城市提质增效。坚持以绿荫城,统筹城乡造林绿化,城市绿化覆盖率、绿地率分别达41.6%、37.5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.79平方米,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。

映象网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济源坚持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,大气秀气灵气的精品城市与星罗棋布的美丽乡村交相辉映、交流互动,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,进一步拓宽了济源的发展空间。

持续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,截至2018年底,济源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92户7107人,已累计实现脱贫1849户6524人,未脱贫人口243户583人,贫困发生率降至0.13%。

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围绕让农业强起来,培育打造了优质粮食、生态养殖、高效园艺、现代种业和休闲观光“五大主导产业”,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1%以上,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76.6%,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。

围绕让农村美起来,集中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、示范带,建成国家级生态镇7个、国家卫生镇2个,全国文明镇3个;围绕让农民富起来,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的支持、帮扶、培训力度,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真正让农民在决胜全面小康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、不掉队。

大力发展教育、文化等民生各项事业 实行12年公办学校学生免学费

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,2012年以来济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70%以上,率先在全省试点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,实施城区公交全年免费等便民利民政策。

切实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,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。

持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,在全省率先完成全民参保登记,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完成深度整合,城乡低保实现并轨,各类社会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。

大力发展教育、文化、医疗卫生等民生各项事业,实行12年公办学校学生免学费,率先在全国实行中招考试全科开考;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,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推进,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市、镇、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,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

不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,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,2012年以来累计分配公租房4595套、入住3336户,进一步改善了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。

今天的济源,社会安定祥和、人民安居乐业,焕发出繁荣发展的勃勃生机。

相关推荐